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
2011年11月23日11:58 浏览次数:15592
农村。在以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区域内,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为主的居民聚居地,称为农村。②农村是农民生产生活的载体和主要场所,是农村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综合体,是一种相对于城市的生活方式。
农村初中生辍学现状及特点
农村初中生辍学现状
近年来,党和国家政府对农村教育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和扶持,农村基础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各地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依然存在。教育部发布的《200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该年度全国小学阶段年辍学率为0.45%,初中阶段年辍学率为2.62%。2006-2007年连续两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均没有公布年辍学率,却并不意味着已无中小学生辍学。[4]
2001—2003年,东北师范大学对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6省14县的17所农村初中学校的学生辍学情况进行了调研。调查显示,平均辍学率超过40%,有的乡镇中学竟高达70%左右。黑龙江省政协2004年4月至10月在哈、齐、绥等市及所属市县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黑龙江“农村劳动力中小学程度的为31.1%,初中的为49.3%,高中的为9.7%,大专以上的为0.5%,近80%的人中没有专业技能”。2005年11月9日新华社报道了河北威县农村学生辍学严重的严峻现实。报道中说,该县每年初一入学学生保持在1万多人,在初三中考时,参加考试的只剩下4000来人,三年里流失6000多名学生。有一所中学三年总辍学率竟然高达近90%。而更令人感到沉痛的是,这种情形并不是只有威县才有。上述几组数字表明中小学生辍学现象像顽疾一样困扰着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和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5]
农村初中生辍学特点
一是辍学数量多,流失率高。据不完全统计,一届学生从初中入校,到三年后参加中考,有的学校生数少了几十人甚至上百人。二是经济收入低家庭子女流失率高。在农村初中学生中辍学的大多都是家庭经济收入低的学生。三是双差生辍学率高。思想品德表现较差,各科成绩跟不上的这部分学生初中三年级辍学比例相当高。四是离异家庭辍学率高。五是管理松散的学校流失率高。校领导的管理能力不高和管理制度不健全的学校,学生转学和辍学较高。[6]
农村中学生辍学原因
导致农村初中生辍学的原因主要有学生自身原因,家庭环境原因,学校环境原因,社会环境原因等等。
(一)学生自身因素
1.由于升学无望对自己失去信心。目前现实社会中,升入大学虽不是读书的惟一目标,却是读书的第一目标。如果学生确信自己升学无望,那么,他读书也就失去了动力。三类学校的初中生是被县、镇两级学校淘汰的学生,学习成绩普遍较差,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没有希望读大学,甚至不读高中。前途无望、丧失信心是辍学的主要原因,也是根本原因。
2.觉得读书无趣。在不少学生看来,读书如同嚼蜡,毫无乐趣;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是一件异常辛苦、枯燥和乏味的事情。他们视教室为监狱,他们盼望早日长大,早日结束学习生涯,以脱离“苦海”。可见,读书无趣也是导致其辍学的重要原因。
- 公众咨询QQ:800800294 微信号:zszx-114
- 赛事捷报——祝贺重庆市北碚职业教育中心健2023-08-04
- 黔江区农村经济人才暨统计调查能力提升培训2023-05-29
- 明未来航向 助青春成长——大足区首届高2023-05-12
- 万州区农村电商直播培训班在重庆市万州职业2023-03-20
- 市委农业农村工委副书记文明维检查指导重庆2022-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