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2025年排名)

浏览次数:3937
公众咨询QQ:800800294 微信号:zszx-114
本排行榜只是民间对各个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一个评价,仅为学生及家长了解各个学校提供一些信息,不作为选择的依据。
  • 13
  • 82.20
  • 95732
  • 国家级示范
  • 公办
  • 800004792

重庆市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是区政府主办的一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建设学校。学校坐落在黔江新城舟白职教园区,占地506亩,现有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开设有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技术、学前教育、民族旅游、航空服务等18个专业,有各类实习实训室(车间)90余间, 并配置了6000多万元的设施设备。学校办学理念创新,管理精细规范,育人质量高,就业渠道畅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教职工队伍从2007年初的15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600余人,学生规模从2007年初的100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11000余人。 5年时间,实现了从“市级重点”到“国家级重点”到“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两大跨越。2013年,学校牵头成功组建了跨渝鄂湘黔四省市的武陵山职业教育集团。学校的社会声誉、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显著提高,先后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管理创新学校”“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依法治校示范校”“重庆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校企合作办学先进单位”等。

办学理念创新  学校确立了“以人为本,依法治校,以质量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立足黔江区、带动渝东南、服务大重庆、辐射湘鄂黔”的办学方向。明确了“讲人本、讲秩序、讲责任、讲实绩、讲境界”的管理理念和“勤奋敬业,不辱使命;凝心聚力,同心同德;制度第一,校长第二;追求细节,做好小事;成就教师,发展学生”的管理思路。

管理精细规范  坚持理念导航、管理科学、关系和谐和制度保驾治校,严格施行分级管理、制度管理、目标管理、例外管理。特别是严格实行封闭式、军事化、人性化的“一式两化”学生管理模式,铸造了学生文明、规范、坚毅、宽容、向上的品格;率先提出并施行学生在校既是学生又是单位员工的“双重身份”学生管理模式,破解毕业生社会适应周期长的难题。

育人质量高  学校按照“文明规范+团结协作+敬业忠诚+一技之长”人才培养目标,认真开展质量提升工作。按照前瞻性、适用性和连贯性等原则,不断优化专业设置;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改革,努力构建适合中职学生的课程及课程内容体系,积极探索多方参与、多元评价质量的机制;配置总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高的师资队伍,以及齐全的实训设备,较好的满足教育教学需要;注重对学生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将素质教育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教师学科教学过程之中。扎实开展礼貌、礼仪、礼节“三礼”教育,加强爱自己、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四爱”教育,深入开展感恩之心、施恩之心、敬畏之心、怜悯之心的“四心”教育,打造了德育品牌;学生参加全国文明风采大赛和国家、市级职业技能大赛成绩均位居前列,高考班升学率达95.8%以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和立业能力明显增强。

就业渠道畅通  学校始终坚持“立足重庆、面向全国、涉足国外”的就业方针,培植了稳定的“珠三角”、“长三角”及重庆等实习就业基地。毕业生均安置到日资企业奥林巴斯、美资企业AAC瑞声科技集团、英业达(重庆)有限公司、重庆广达集团等世界500强及国内知名企业就业,就业率达98%以上,稳定就业率达90%以上,工资待遇、晋级加薪率高,工作环境好,做到了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用人单位满意和社会满意。

发展前景广阔  学校将坚定不移地走规模发展与内涵提升、特色品牌发展与文化发展并举并重之路,实施依法治校、以德强校、质量强校、特色强校、品牌强校、名师强校战略,强力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2016年前,把学校建成设备一流、管理一流、师资一流、质量一流、特色鲜明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为黔江打造重庆市职业教育区域中心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