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质量是检验“技能型”高考的试金石

公众咨询QQ:800800294 微信号:zszx-114
2014年03月28日11:06 浏览次数:3118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22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鲁昕介绍,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分开。“在高中阶段,16岁就可以选择你未来发展的模式。当然不管你选择的是什么模式,你都可以实现你的人生目标。”(3月23日《人民日报》)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矛盾已成为短期内新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突出表现,一边是每年数百万的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难,一边却是用人单位在抱怨招不到合适可用的人才。此时出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方案,显得尤为及时,相信也是相关部门在分析、调研后作出的应对措施,因为这一方案创新力度之大确实罕见,也是针对目前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治本之策。

科学合理的优质顶层设计已经出台,前景似乎也是一片坦途,“技能型”高考的推广,也许即将会把所有积攒下来的沉疴一扫而光,只是现实操作起来是否真能如副部长所言乐观如斯,是否真能“实现你的人生目标”,还有待时间与实践的检验。而在众多检验标准中,就业质量或许就是检验“技能型”高考含金量最具说服力的试金石。

这里所言“就业质量”包含三个指标:就业率、工资薪酬、社会认可度。就业率,是不言而喻的基础,选择参加“技能型”高考,是否就能顺利实现就业呢?这恐怕是众多学生与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新方案出台的最原始初衷。如果连就业率都无法保证,那“技能型”高考夭折只是时间问题。

工资薪酬,顾名思义就是就业后的薪水待遇福利等。实现就业也许不难,但实现高薪就业也许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诚然,工资薪酬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但也是重要评价指标之一。参加“技能型”高考后,也顺利实现了就业,可是如果薪水与其他连职业教育也没接受的务工者有得一比,甚至不如的话,“技能型”高考想必也不会有太大的吸引力。

社会认可度,也许是三个指标中最难达标的。在“十载寒窗无人问,金榜题名天下知”思维仍然有其存在的丰沃土壤,“唯文凭”论调依然大行其道的今天,没个大学(重点)本科文凭还真不好意思开口自报家门。用人单位在抱怨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可是又有几家好公司不是定着“限985、211”的规定?国人一直在羡慕德国的职业教育,可是我们的社会还没有形成尊重技术型人才的氛围,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孜孜不倦地复读考生,甚至落榜后坠楼或精神失常的悲剧了。要想让考生心甘情愿选择“技能型”高考,而不是成绩不好的无奈选择,就需要养成尊重技术型人才的氛围。这需要社会每个人不断调整认知观念,用更加全面、理性的标准评判成功与否,但更需要政府部门发力,做好舆论引导,提高技术型人才的待遇福利、社会地位、晋升空间等。

只有禁得起“高就业质量”这块试金石的检验,“技能型”高考才可能得以顺利推行、推广、普及,才可能与“学术型”高考平起平坐、甚至分庭抗礼,也才可能双“考”合璧、产生“1+1>2”的功效,解决长久以来人才培养、就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与矛盾,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输送更多合格的优质人才。

职教咨询114点评:

条条道路通罗马,技能高考成功与否的标准在哪里?就业,任何一个专业,任何一个学校,任何一个人最终都要回归社会,回归工作,也只要这样才能创造自已的人生价值。离开就业的教育失败的教育,离开就业的教育是没有归宿的教育,更多参考信息如下:

1 初三了,我的路在何方? 进入>>>
2 致中学毕业生的一封信(2014版) 进入>>>
3 女生常选专业排名(2014版) 进入>>>
4 男生常选专业排名(2014版) 进入>>>
5 选择专业的5个原则4个技巧 进入>>>
6 选择专业过程中的常见误区 进入>>>
7 读中职的精髓:先选专业 再选学校 进入>>>
8 兴趣诊断 进入>>>
9 专业查询 进入>>>
10 有出路的专业才是好专业 进入>>>
11 选对专业她为就业插上隐形翅膀 进入>>>
12 学校排名 进入>>>
13 选择学校5大依据4个技巧 进入>>>
14 选择学校过程中的常见误区 进入>>>
15 2014高校毕业生达727万人 再创历史新高 进入>>>
16 重庆第三季度供大于求供小于求十大专业 进入>>>
17 中石油定向班毕业生被分配扫厕所 家长索赔50万 进入>>>
18 关于严明中职招生纪律严肃查处违规招生行为的通知 进入>>>

 

 

  • 公众咨询QQ:800800294 微信号:zszx-114